首页>>展示设计智库>>缔业全景——展示&设计

寄畅园清代朝房

2017-12-20 06:13:17
1、朝房的概念
    朝房,见《辞源·朝房》条:“封建时代百官上朝前休息的地方。”明沈德符《野获编·内阁三·宰相朝房体制》:“凡为阁臣者,但以朝房为通谒之所。向来庶僚见朝房者,有所请质,大半多立谈。”
 
2、寄畅园朝房的由来
    清康熙、乾隆两帝,分别六次南巡,七次到无锡,每次抵锡必到惠山,临幸寄畅园。此房为当时地方官员迎候皇帝,提前集中在此恭候之处。故借用“朝房”名称,称“寄畅园朝房”,实际使用次数只有十余次,因而面积不大。
2008年10月,经惠山古镇办原址恢复现状,作为惠山古镇的人文展厅
 
3、寄畅园朝房的设计建造
    寄畅园是宋朝著名文学家、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后裔所建,无锡秦氏家族也是几百年来锡邑的名门望族。寄畅园朝房的设计思路以宋代著名词人秦观与秦氏家族、寄畅园及康乾两帝历游为背景,利用门厅、院落及过道,力求展现康、乾南巡时的朝房接驾的历史人文,同时展示秦观及秦氏后裔与无锡的渊源,展厅则布置为接待厅,墙面悬挂秦观的诗词作品,营造高雅、舒适的接待空间。
    
4、康乾与寄畅园
    康熙二十三年(1684),康熙帝第一次下江南来无锡就极赞赏惠山秦氏园。以后五次下江南,次次皆来此园。园中高悬康熙为园子写的“山色溪光”、“松风水月”的匾额。
    乾隆十六年(1751,辛未),乾隆帝第一次南巡就来到这里,对寄畅园赞不绝口。他写《惠山园八景》诗小序:“江南诸名胜,惟惠山秦园最古,我皇祖赐题曰寄畅。辛未春南巡,爱其幽致,携图以归。肖其意于万寿山之东麓,名曰惠山园。一亭一迳足谐奇趣。得景凡八,各系以诗。”他又在圆明园依照寄畅园图样仿造了廓然大公,《圆明园》记载:廓然大公,后来也总称双鹤斋,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。嘉庆诗赞“双鹤斋”:“结构年深仿惠山,名园寄畅境幽闲。曲蹊峭茜松尤茂,小洞崎岖石不顽。”乾隆帝两次仿建寄畅园,至今传为佳话。
    清康、乾两帝共12次南巡均到访惠山,并十四次临幸寄畅园,寄畅园朝房位于惠山古街横街寄畅园入口对面,为当时地方官员迎候皇帝,提前集中在此恭候之处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initi.com/initi/diyeliangguan/a/2012/0906/291.html